Y世代(GENY)年轻人在购买房地产时,应该要懂得利用“同类换购”的道理(TradeUp
Mentality),取得他们真正想要的同类东西,这是一种手法,即先以中低价房屋进场,之后在适当时机透过转手套利,取得换取原来想要的房屋能力。
马来西亚房地产经纪协会(MIEA)主席兼PPC国际总执行长希瓦山格尔(Siva
Shanker)表示:“每个人都喜欢高档房屋,包括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,可是大多数年轻人每月薪资根本难以负荷高价房屋。
Y世代是指1980至1990年间出生的年轻人,也是互联网普及化时代成长的一群,不少是社会新鲜人,每月薪资3000令吉左右,有个性、有主见,失业不畏惧,若事不顺遂可不假思索不计后果马上辞职。
先求“小有”再求“大好”!然而买屋子必须进阶,不是一步登天。希瓦山格尔认为,欲购屋的年轻人不该好高骛远,只把目标锁定高价房屋,首先应该先学会从低处着手,依目前薪资能力购入资格相符的房屋,可以是低价或中价的组屋。
据悉,目前银行房屋贷款拒批率就高达50%左右,意即有超过一半的申请者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财力顶限,一味只看自己想要但却非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屋。他举例,如果购屋族目前薪资只足以购买30万令吉的房屋,但本身却想购买50万令吉的房屋,因此很多人宁可等至财力丰厚后才购屋。
可是屋价是有起无落,等到资本存够资格购买50万令吉的房屋,原来50万的房屋已上涨至70万令吉,而原来的30万房屋也起至50万令吉,套用传统“等”的办法,将永远难以买到心头好。
“若是你的贷款资格只足以让你购入4万至5万的廉价组屋,也没关系,无论是买来自住或租出去给别人都好,不喜欢住在低价组屋,还是可以继续跟自己家人一起住,抑或租住自己较喜欢的房屋。”
“待4万令吉的廉价组屋市价涨至8万令吉,就可以转手出售,再购入高价一点的低价组屋,举例8万令吉,待8万令吉的房屋起至15万令吉,就又再卖出,将取得的资金再购入中价房屋,再待15万变成30万,30万再变成40万60万,以此类推。”
屋子是保值投资,也是有其抗跌性,所以置产前是“攻”势,出手买下后,就可转为“守”势,静候屋价上涨套利。希瓦山格尔表示,不论是投资者,或置产来自住,应善用房屋作为对冲通胀利器,因为房地产依然是迄今最佳对冲通胀的投资工具。
若房地产将来真进入严冬,或国家银行再出招打房,基于购屋者是根据自己能力所及购买房屋,因此任何的市场变动,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冲击,拥有与能力成正比的承压能力是任何投资的王道。
(人民邮报)